可是,不少同學不重視擬題,因而陷入了一些誤區(qū)。
常見誤區(qū)
方法點撥
考場作文擬題應注意的方面很多,歸納起來,大致有以下十個方面:
一、引用詩歌詞句
詩詞名句,膾炙人口;流行歌曲,清新明快。引用詩歌擬題,警醒傳神,使文題具有優(yōu)雅的古典韻律之美或濃烈的時代氣息。如《無邊落木蕭蕭下》、《萬紫千紅總是春》、《橫看成嶺側成峰》、《剪不斷,理還亂》、《我的未來不是夢》、《問世界情為何物》、《愛拼才會贏》等。
二、化用名著標題
名著“德高望重”,知名度高,富有極強的號召力和感染力?;妹鴺祟},“文”假“名”威,“文”未出而“名”先揚,又好比“舊瓶裝新酒”,沁人心脾而韻味無窮。如《“誠信”漂流記》、《裝在“包裝袋”里的人》、《“劉麻子”上城》、《阿“D”正傳》、《三塊錢“硬”幣》、《一個都不能“多”》等。
三、運用常見修辭
運用修辭擬題,能增強文題的形象性和藝術魅力,使之更加準確貼切,生動鮮明,往往能激發(fā)讀者的閱讀興趣和閱讀欲望。如《給生命加點鹽》(比喻)、《向孔子扔“手榴彈”》(比喻)、《沒有被愛情遺忘的角落》(擬人)、《“紅眼睛”來了》(借代)、《這不是“貪”又是什么》(反問)、《有“禮”走遍天下》(諧音)等。
四、套用符號公式
套用符號公式擬題,顯得直觀而醒目,且富有哲理,耐人尋味,往往能收到出奇制勝、一鳴驚人之功效。如《滿堂灌VS滿堂問》、《男孩幸運?女孩幸運?》《機會·實力·運氣》、《外表美≠真美》、《友誼=善良+誠實+互助》、《7-1<0》等。
五、借用熟語、流行語
六、選用文體特征語句
在題目中直接顯現(xiàn)文體特征可使文題“樸”中見“新”,別具一格,又可以增強文章的文化底蘊。如《致法官大人的一封信》、《阿Q日記》、《“一切向前看”主題班會》、《患者吳誠信的就診報告》、《記一次“非典”案例》、《選擇偉大心靈的實驗報告》等。
七、運用逆向思維
運用逆向思維,就是要打破思維定勢,與傳統(tǒng)的一般人的“大眾思維”完全相反,提出別具一格的見解,反向擬題,這樣,往往能收到出奇制勝、振聾發(fā)聵之功效。如《“弄斧”必到“班門”》、《向挫折致敬》、《開卷未必有益》、《敵人——我的朋友》等。要注意:“反彈”是對“正彈”的突破,是對“正彈”的補充而不是否定,不能走極端。反彈琵琶擬出的題目一定要符合情理,要有一個“度”,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,不能“亂彈”。
八、選出口語化語句
口語化語句,輕松活潑,簡短明快,帶有較強烈的感情色彩、生活色調。選出口語化語句擬題,使文題更富有情趣,渾然天成而又搖曳多姿,使文章大有一吐為快之勢。如《掌聲響起來》、《來吧,親愛的“2008”》《亞克西,中國人》、《老師,您太委屈了》、《瞧,這一家子!》等。
九、使用雙標題
雙標題中正題是副題的形式和物質,是“外簧”;副題是正題的內容和精神,是“內簧”。正副標題結合使用,“雙簧”并演,內外結合,相得益彰,而且更能體現(xiàn)文章精神實質,顯示作者的寫作功力。如《高揚的船帆——紀念鄭和下西洋》、《微笑競爭·攜手同行——雙贏的智慧》、《學會創(chuàng)造完善——從拾貝殼的女孩談起》、《機關算盡太聰明,反誤了卿卿生命——評〈紅樓夢〉中的人物王熙鳳》等。
十、試用“懸念”法
這種文題看似違背正常的邏輯思維,悖于常理,甚至有些“出乎意料”,實則活用了詞語,活用了邏輯,等到把文章讀完之后方知個中之妙,意味深長。用此法擬題往往有“畫龍點晴”、“先聲奪人”之功效,能吸引讀者滿懷疑惑地把文章通讀下去,以揭開懸念謎底。如《一個美麗的錯誤》、《保鮮誠信》、《把自己打倒》、《拷問靈魂》、《我與秦始皇的一次邂逅》、《良心批發(fā)店》等。
總結:總而言之,“花香蝶自來,題好一半文”。題目是文章的眼睛,作為學生,如何點好這個“睛”,這是一個在寫作文的第一時間內必須解決的問題。以上所舉的十個方面宜統(tǒng)籌兼顧﹑慎而思之,力爭打好這關鍵的“一槍”,取得“開門紅”,以期寫出“上乘”文章。讓您的孩子擁有不一樣的視界,讓您更好地輔導孩子學習!點擊咨詢我們的在線老師報名吧,陽光喔更多精彩等你發(fā)掘!